找到相关内容2566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炳南答:因果永不消灭,善恶不能抵销,何以印光大师临终三要又说:业力凡夫,由念佛故,业便消灭?(桂引杏)

    问:因果永不消灭,善恶不能抵销,何以印光大师临终三要又说:业力凡夫,由念佛故,业便消灭?(桂引杏)   李炳南答:因果不消灭者,乃谓不自消灭。岂但此也,且亦不自生。必先明乎‘不自’之理,方谈斯问题。因谓亲因,果指习果,二者之间有一重要枢纽,名之为‘缘’。此缘具增上力者,因即生起;如种子在地遇水,便生芽,不遇此增上力,则种子仍伏地中,故曰不灭。倘缘具减损力者,因即变坏;如种子在地遇石灰硝强...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140113027.html
  • 素食减肥要天然

    身体很多能量,便消化,白米、面包、蛋糕、薯片、即食面等,都属于这类精制食物。由于消化时间快速,很快又会有肚饿的讯息,如此吃进的食物多于消耗的能量,便会有肥胖的危机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减肥要天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8/10084013794.html
  • 食大蒜有何禁忌?

      大蒜不仅是蔬菜,还可以治病、强身。大蒜刺激脑垂体,控制一部分内分泌腺的功能,调节人体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。每天生食大蒜5克,便阻止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。同时,大蒜还具有消炎的作用,它对多种致病球菌、杆菌、霉菌、阿米巴原虫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。吃大蒜还可以治疗流感、痛风、风湿及腹泻等疾病。所以说大蒜是一种健体强身的长寿食物,人们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大蒜,但也应看到,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3325714493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可往生,如何做到?

      徐恒志答: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中说到:即使是五逆十恶的人,临终之时生大恐怖,听从善知识的教导,至心念佛十声,也往生。这时正像有人被贼追赶,前无出路,后无退路,一心寻船渡江,只此一念,更无二念,便伏住惑业,顿出生死。所以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一切众生临终之时,刀风解形,死苦来迫,生大怖畏。是故遇善知识,发大勇猛,心心相续,十念即是增上善根,便得往生。”但这种不断惑业而得...

    徐恒志

    佛|念佛|临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2/19143619577.html
  • 香港佛香讲堂举行义工大会暨杰出义工颁奖典礼

    满莲法师向十大金佛义工颁发机票   2008年3月16日,香港佛香讲堂义工大会暨杰出义工颁奖典礼在佛香讲堂举行,七百多位义工参加,当中包括49位义工金奖得主、64位银奖得主、103位铜奖得主、138优惠卡得主,大家难得聚首一堂,无不喜气洋洋,互相问好。   满莲法师开示与会义工要懂得尊重他人,并以故事勉励大家,只要时时注意当下举手投足,便修成正果。接着满莲法师介绍今年新设九品莲花章,...

    佚名

    |典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12544421615.html
  • 净宗法师答:可否向两位菩萨祈求相同的愿望?

    净宗法师答:可以!菩萨慈悲皆悉平等,无论求助哪位菩萨,都有感通利益,也互不矛盾冲突。 但以凡夫心理来说,境越宽则心越弱,不如专求一位佛菩萨,心力集中,易获感通。比如手电筒之光,如果平均分散,所照不过周围数尺;如果加上聚光镜头,便远照百米之外,清晰明亮。 最好养成万事皆念阿弥陀佛一佛,向阿弥陀佛一佛祈求的好习惯,不仅速获世间利益,更达成决定往生。 更多净宗法师佛教问答 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佛教问答|净宗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7325481437.html
  • 问:受人诽谤时怎么办?

    首先应当想到,我们原是罪业凡夫,受人谤辱,可以说是理所当然;应当甘心承受,念佛忏悔,不嗔不恼,益进益勇。这样反而成为消业增福、励炼心志的最好机缘。通身都是罪业、毫无功德之生死凡夫,如果受过多赞誉,名实不符,无福消受,不生大病,必遭奇灾。如果平心静气以念佛对待诽谤,便速消宿业、预免病灾、扩充心量、增长福德,所以不仅要闻谤不辨,反而要闻谤生喜才是。 如果因为弘扬念佛法门而受人诽谤,这也是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8054882878.html
  • 佛心

    分别。而此分别就会使认知者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与解决之道。 正确而完整的认知,便会使知者应用清净而全面的态度看待问题,于是便包容、安忍,心也安住而不被外在的尘缘,假相的生起与灭去所迷惑、所转动。于是便不受任何约束,缠缚而自在、消遥。 不正确而片段、平面的认知,甚至连事物的实际也不能完全知悉,因此下的判断自然就不全面,而有者更强执自己所见的有限,片段的事相或理论,为唯一的真实。因此不能...

    继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544929.html
  • 做本分事

    牺牲品。   其实,身陷绝境的驴,只要不放弃求生的意志,不断地动动脚,坚持不懈地抖落打在身上的泥土,便走出困境;同理,尽管我们正面临金融危机的煎熬,若人人都正确看待所处的环境和局势,以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,勤恳而踏实地工作,专注于当下这一刻做的事,便创造出更多的财富,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也会逐渐好转起来。我坚信,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一定走出目前的困境。 (《明报》2008年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074621.html
  • 如何才是修行--白云禅师

    确定的行为;然后,持之以恒,精进不懈,久而久之,便水到渠成,形成越逾世俗人的德养;同时,由于具足德养,自然也就可以自度度他,入达饶益功德的效力。 修行之道,依五蕴的调适要领而言,建立起“想、行”之间的“间隔”,可以说是“入道”的基本条件;如果,当“受”而发“想”之时,先不即刻入于“行”,而建立起一个间隔,那末,于原有从自我意识而生起的“想”,便可以调整、或者说修改;如是于“想”的内涵,即入于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85883379.html